原位觀測技術:揭開激光燒蝕的“神秘面紗”
研究背景
在高速風洞內開展激光破壞實驗,是高速目標激光破壞機理研究的一種重要手段。開展此實驗不僅需要同時具備高速風洞與高能激光的實驗裝備條件,還要在實驗過程中獲取足夠充分的多物理場動態信息。
激光輻照面的損傷演化原位觀測是其中的一個關鍵技術。在強激光輻照下,靶材表面迅速升溫并形成高溫強輻射,加之激光輻射以及高速風洞環境干擾等因素,激光輻照面的瞬態燒蝕行為被直接觀測的難度極大,目前還未有實質性進展。
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在實驗結束后對靶材進行測量,獲取的燒蝕形貌、燒蝕深度或平均質量燒蝕速率等數據,利用掃描電鏡觀察材料表面顯微組織特征,采用能譜分析對材料表面化學成分進行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或用X射線衍射對材料的相組成進行定性分析,據此推測出研究對象的激光燒蝕機理。
然而上述方法無法為激光破壞機理研究提供實時、可靠、直接的實驗數據。如何揭開高能激光輻照面損傷演化過程的神秘“面紗”,是激光破壞效應研究領域亟需解決的難題。
創新工作
針對激光破壞效應研究領域的應用需求,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宋宏偉研究員團隊提出了一種適用于獲取激光誘導極端高溫下材料燒蝕形貌的原位觀測技術,獲得了典型金屬材料和復合材料在超聲速切向氣流條件下的瞬時燒蝕行為。清晰的瞬時燒蝕圖像及相關圖像處理為理解復雜的激光燒蝕機理提供了更加直觀的支撐性數據。
通過光流法可以準確分析金屬材料熔融尾跡區域的形成過程,即利用序列圖像灰度隨時間的變化來確定物體結構及其運動關系。圖1(a)顯示了鈦合金尾跡區從燕尾狀轉變為羽翼狀的過程。圖1(b)可分析出復合材料的瞬時燒蝕行為:在激光能量持續輸入與切向氣流引起的機械剝蝕效應的耦合作用下,平紋編織碳纖維增強碳化硅陶瓷基(2D C/SiC)復合材料的碳纖維層開始出現明顯的逐層剝離,并且剝蝕形貌以片狀剝蝕為主。
圖1 典型材料的瞬時燒蝕行為。(a)鈦合金;(b)2D C/SiC
圖2是碳纖維增強環氧樹脂基(CFRP)復合材料在不同激光功率與超聲速切向氣流條件下的動態燒蝕形貌。裸露纖維鋪層角度的變化說明了 CFRP 復合材料的燒蝕深度在逐漸變化。
圖2 CFRP復合材料在不同激光參數以及來流條件下的瞬時燒蝕行為。(a)激光功率為1000 W,無來流;(b)1000 W,Ma 1.8;(c)1000 W,Ma 3.0;(d)2000 W,Ma 3.0
以纖維作為參考粒子,基于粒子圖像測速法獲得了CFRP的瞬時燒蝕深度,計算結果如圖3所示。圖3(a)中的速度矢量云圖代表了不同鋪設角度下纖維的運動方向,當速度矢量方向發生變化時,即認為 CFRP 復合材料中的單層材料已經完全燒蝕,此時記錄一次燒蝕深度,從而獲得瞬時燒蝕深度。
不同于實驗后測量獲得的線性平均燒蝕速率,基于上述方法獲得的瞬時燒蝕深度呈明顯的非線性行為。由圖3(b)所示的瞬時燒蝕深度可知,復合材料在超聲速切向氣流下的激光燒蝕深度與激光功率密度、來流速度均相關。
圖3 CFRP 復合材料在超聲速切向氣流作用下的激光燒蝕行為。(a)速度矢量云圖;(b)不同功率和馬赫數下的瞬時燒蝕深度
后續工作
團隊后續將提高原位觀測技術的測量精度,利用數據分析法獲取微觀尺度下的激光破壞行為,結合其他多物理場原位測量技術,為進一步理解高速來流條件下的激光破壞機理提供基礎性支撐。
參考文獻: 中國光學期刊網
您好,可以免費咨詢技術客服[Daisy]
官網 筱曉(上海)光子技術有限公司
歡迎大家給我們留言,私信我們會詳細解答,分享產品鏈接給您。
免責聲明:
資訊內容來源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提供專業服務,不代表本網站及新媒體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對文、圖等版權問題存在異議的,請聯系我們將協調給予刪除處理。行業資訊僅供參考,不存在競爭的經濟利益。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原位觀測技術:揭開激光燒蝕的“神秘面紗”
- 研究背景 在高速風洞內開展激光破壞實驗,是高速目標激光破壞機理研究的一種重要手段。開展此實驗不僅需要同時具備高速風洞與高能激光?的實驗裝備條件,還要在實驗過程中獲取足夠充分的多物理場動態信息。 激
-
- 如何精準揭開圓臉顆粒的神秘面紗!
- 長光辰英顆粒物檢測分析系統:這題我會!
-
- 如何精準揭開圓臉顆粒的神秘面紗!
- 長光辰英顆粒物檢測分析系統:這題我會!
-
- 透視VR頭盔構成,一次揭開神秘的面紗
- 而VR頭盔作為虛擬現實體驗的核心設備,其構成決定了沉浸感和互動性。本文將深入探討VR頭盔的主要構成部分,包括顯示系統、傳感器、音頻系統、處理單元及外部接口,并分析這些部件如何協同工作來提供佳的用戶體驗。
-
- 原子力顯微鏡:揭開煤巖微觀孔隙結構的神秘面紗
- 煤層氣作為清潔高效的非常規資源,資源可靠性強,開發潛力大。孔隙結構與力學性質是煤層氣地質評價的關鍵參數,反映煤的儲集性與可壓性,對于煤層氣勘探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
- 質譜成像技術:揭開代謝物組織空間分布的神秘面紗
- 質譜成像技術:揭開代謝物組織空間分布的神秘面紗
-
- 探秘懸浮質子磁力儀的工作原理,帶你揭開神秘面紗
- 它通過測量地球磁場的微弱變化,幫助研究人員探測地下物質的分布情況。本篇文章將詳細闡述懸浮質子磁力儀的工作原理、技術特點及其在實際應用中的優勢。我們將深入分析質子磁力儀如何利用磁場原理來進行精確測量,以及它在現代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
-
- 探秘DCS中控原理:揭開工業自動化的神秘面紗
- DCS中控原理不僅是實現工藝過程控制的核心,更是保障生產線高效、安全運行的基礎。本文將從DCS的基本構成、工作原理、以及中控系統在工業中的應用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幫助讀者深入理解DCS系統的核心技術與實際應用,提升對工業自動化控制的認知。
-
- 原子力顯微鏡與拉曼光譜:揭開生物礦化過程的神秘面紗
- 在生物材料領域,理解組織發育中的微觀力學與化學變化是攻克再生醫學難題的關鍵。
-
- FISH聯用技術揭開微生物的神秘面紗丨FISH與Raman、LIFT技術聯用方案
- 熒光原位雜交技術(FISH)通過與拉曼光譜和LIFT技術的聯用,為微生物研究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進展。
-
- 實驗分享|基于高速攝像技術的激光焊接蝕孔觀測實驗研究
- 千眼狼技術工程師聯合某大學焊接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聯合開展了基于高速攝像技術激光焊接蝕孔觀測實驗。
-
- 實驗分享|基于高速攝像技術的激光焊接蝕孔觀測實驗研究
- 千眼狼技術工程師聯合某大學焊接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聯合開展了基于高速攝像技術激光焊接蝕孔觀測實驗。
-
- 揭開多電荷蛋白質的神秘面紗:DESI XS與Cyclic IMS的創新結合
- 揭開多電荷蛋白質的神秘面紗:DESI XS與Cyclic IMS的創新結合
-
- GHz超快激光燒蝕:電子動力學與能量沉積的多維調控
- 研究背景 超短激光脈沖燒蝕具有熱影響區小、精度高等優勢,在透明材料微加工中已得到廣泛研究和應用;基于脈沖序列模式的超短脈沖激光是進一步提高材料去除效率和質量的有效手段。脈沖序列模式的子脈沖重復頻率常
-
- 光的舞動:揭秘光電流的神秘面紗(下)
- 托托科技自主研發生產的顯微光電流光譜測試系統,通過電動化方案,將紫外-可見-近紅外-中紅外光源(261nm-10μm)集成到系統中,實現低溫磁場環境下對亞微米級樣品的超寬光譜激發。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bsql22076.com)。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最新話題
最新文章
- 實驗室離心新升級!DM0436E低速離心機新增轉子,高效分離再添“利器”!
- 【應用】使用C-950雙模式高效分離蛋清蛋白
- 瑤安 | 多人死傷!節后復工復產典型事故案例
- H.E.L 絕熱加速量熱儀PhiTEC I & 快速篩選量熱儀TSu應用案例
- ??無源探頭與高壓探頭的技術比較與應用選擇??
- 提升QC效率與可靠性(上):福立GC讓藥品溶劑殘留無處遁形
- 【技術分享】利用 TEC 控制器實現風扇冷卻的創新方案
- 多參數水質在線監測系統——水質在線監測系統:讓河流湖泊 “健康狀況” 實時可知
- 多參數水質監測站——提升水環境治理效率:水質在線監測系統的核心作用
- 國產水質在線監測設備——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工業廢水達標排放的 “監管利器”
作者榜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