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線倒易空間圖譜和光學散射測量在Fin結構中對應力和間距的測量應用
雖然Fin的設計為量測帶來了許多挑戰,但其本身的單晶特性也為使用綜合測量方法確定Fin結構中的應力和間距提供了可能。散射測量中的光衍射是眾所周知的,而單晶硅Fin陣列區域的X射線衍射也能提供Fin結構的重要信息。由于有些Fin結構的頂部是SiGe層,因而確定Fin中是否存在弛豫也是量測需要得到的另一個關鍵參數。理論研究曾預測,Fin結構會改變贗晶薄膜的雙軸應力晶體結構。例如在Fin結構中,沿Fin寬度和長度方向的晶體結構參數是不同的。倒易空間圖 (RSM) 可為表征Fin結構的應力、間距漂移以及其他結構信息提供一個窗口。本文將闡述如何利用RSM來表征Fin結構的Fin間距以及其應力狀態的基本原理,并描述這些特征將對光學散射測量中的光學特征產生怎樣的影響。
引言
Fin結構的尺寸和間距測量,一直是半導體行業所面臨的挑戰。Fin可以使用各種工藝和薄膜疊層進行制造,而每種工藝和薄膜疊層都會給過程控制帶來獨特的挑戰。大量研發工作旨在推動光學散射測量和關鍵尺寸掃描電子顯微鏡 (CD-SEM) 的發展。先進的光學測量設備,如穆勒矩陣橢偏儀 (SE) 以及其相應的模擬軟件有望將光學散射測量技術應用于未來幾代的集成電路制造。光學散射測量和CD-SEM都能測量關鍵尺寸 (CD)、間距和間距漂移。但這兩種方法都無法提供各薄膜單層 (如Si1-xGex層) 的組分,或這些薄膜層在Fin結構中的應力狀態。在業界,高分辨X射線衍射 (HRXRD) 常被用于表征薄膜應力、Si (001) 晶片上未圖形化的Si1-xGex贗晶薄膜的Ge組分。本文將討論HRXRD 的RSM將如何被應用于測量Si (001) 晶片上Fin結構中SiGe層的平均應力狀態、間距以及間距漂移。
有研究認為,Fin結構中的應力狀態是各向異性的。沿Fin的寬度方向,在沉積以及后續工藝中沒有減少或防止外延層弛豫的約束條件,因此外延層在此方向的應力狀態可能處在完全應變 (即無弛豫狀態) 至完全弛豫之間,而這種弛豫可以是自由表面橫向膨脹引起的彈性弛豫,或由于產生了失配位錯而且引起的非彈性弛豫。雖然贗晶外延層的光學特征會因應力而改變,但該應力是雙軸的,因此很容易被納入光學模型中。已有研究測量了在Si (001) 晶片上SiGe贗晶外延薄膜 (Ge組份從5%至75%) 的光學特征,并將其與基于彈性理論的量子力學預測 (E1躍遷能量隨應力的變化情況) 進行了比較[1]。彈性理論的預測結果與實驗數據非常吻合[1]。盡管人們已經利用實驗施加的單軸應力對Si和Ge的光學躍遷進行了研究,但這些已發表的成果并未給出Si或Ge相對于應力的復折射率或復介電常數[2] [3]。似乎也沒有任何文獻給出受到單軸應力作用的Si1-xGex的復折射率[4]。盡管光學散射測量常應用于包含各向異性的材料疊層,但大多數的測量模擬都是采用各向同性的光學模型來處理復折射率及復介電常數。因此,對于Fin結構疊層中那些沿著Fin的寬度方向出現部分或完全弛豫的Si1-xGex外延層,必須使用雙軸應力狀態或完全弛豫狀態的復折射率來進行建模。
本小節將描述HRXRD中倒易空間圖的測量以及其作用,該原理已經在相關的研究中詳細說明[1]。Jordan Valley Semiconductors的BedeMetrix-L使用HRXRD來表征SiGe贗晶外延薄膜的厚度、Ge組份以及外延層的弛豫情況。這些薄膜的沉積過程極具挑戰,對于Si (001) 晶片上完全應變的SiGe贗晶外延薄膜,在Ge組份20%的情況下,其薄膜應力為1GPa;而在Ge組份大于50%的情況下,其薄膜應力則超過3GPa。因此,確定薄膜的應力狀態至關重要。
兩種X射線衍射測量的同時運用,以確保SiGe贗晶外延薄膜的薄膜性質得到解析:三軸ω-2θ掃描和倒易空間圖 (RSM)。單個ω-2θ掃描圖譜是RSM圖的一部分。在ω-2θ掃描中,ω角和2θ角以1:2的比例變化,通過對不同衍射晶面的布拉格衍射進行測量,可以獲得不同方向上的晶格特征。Si (001) 晶片最常用的衍射面是 (004) 面,可以用來表征與襯底Si表面平行的Si1-xGex贗晶外延薄膜的晶格平面。ω-2θ掃描可通過襯底和外延層衍射峰之間的角度差來確定外延層的組份。對于界面平整的贗晶外延層,在外延層衍射峰的兩側會觀察到干涉條紋。圖1展示了不同Ge組份外延層的ω-2θ搖擺曲線。干涉條紋的出現表明外延層是贗晶的,但可能存在輕微的弛豫現象。需要注意的是,當贗晶薄膜的表面粗糙度過大時,會無法觀察到干涉條紋。此外,在后續工藝處理過程中,原本以完全應變的贗晶形式沉積的外延層可能會發生部分或完全弛豫。倒易空間圖可用來判定弛豫是否發生。
圖1. 左圖為沉積在Si (001) 襯底上Si1-xGex贗晶的(004)ω-2θ搖擺曲線,Ge組份范圍從5%至于75%;右圖是 (004) 和 (224) 倒易空間圖 (RSM)[1]。(該圖來自參考文獻1,且經許可編輯使用。)
如前文所述,單個ω-2θ掃描圖譜是倒易空間圖的一部分。獲得RSM的最常用方法是在不同的ω起始值下,進行一系列ω-2θ掃描的測量[1]。(004) 的RSM可同時測量外延層的應變情況以及外延層晶格相對于襯底的傾斜度。如圖1所示,Ge組份為5%至75%的Si1-xGex/Si (001) 外延結構的RSM圖表明,這些外延層不存在塑性弛豫。這些倒易空間圖,y軸為面內 (00l) 衍射面的晶格特征變化,x軸為面外 (hh0) 衍射面的特征變化。圖1亦展示了Ge組份為30%和50%的樣品的 (004) RSM,以及非對稱面 (224) 掠入射衍射幾何的RSM。在 (004) 及 (224) 的RSM圖中,可觀察到外延峰都是垂直于位于襯底峰正下方,這證實了外延層的晶格與襯底表面法線平行 (贗晶外延特征)。
對于Fin結構的RSM分析,可提供Fin中堆疊材料的組份及Fin間距的信息。有序的單晶Si陣列或光柵的周期性會在圖譜的2θ顯示相應的劈裂衍射峰,這是由于Fin之間的間距 (pitch) 而形成的。至于多層Si1-xGex的 Fin結構,則會在RSM圖上顯示不同Ge組份的Si1-xGex峰及襯底峰。劈裂的衍射峰在方位角約為90°時被觀察到 (X射線垂直于Fin長度的方向入射)。當方位角為0°時 (X射線平行于Fin長度的方向入射),RSM圖譜上沒有劈裂的衍射峰。
BedeMetrix-L (已升級為目前Bruker的JVX7300LSI機型) 亦被用于測量Si及SiGe的Fin結構。值得注意的是,該設備已經使用近10年,而升級后的新一代HRXRD設備在衍射光強更高、光束尺寸更小,探測器的靈敏度更高。圖2a是典型的Fin結構 (004) RSM圖,圖2b是使用更新型的XRD設備獲得的RSM。在圖中,可以很容易的觀察到由于Fin光柵而產生的劈裂衍射峰,而Fin間距則可以由倒易空間的晶格間距計算得出 (Si Pitch = 0.5431nm/ΔH)。將RSM圖以面內 (00l) 衍射和面外 (hh0) 衍射為坐標軸繪制RSM圖時,可在圖上觀察到這些明顯的和Fin間距有關的劈裂衍射峰。圖2c是SiGe/Si的Fin結構RSM圖,可以同時觀察到Si層和SiGe層與Fin間距相關的劈裂衍射峰。
圖2. 垂直于Fin長度方向測量的Si Fin以及SiGe/Si Fin的 (004) RSM。(a) 使用早期型號XRD設備獲得的Si Fin (004) RSM,(b)使用新一代機型XRD設備獲得的Si Fin (004) RSM。(c)SiGe/Si Fin的 (004) RSM。
圖3是SiGe/Si Fin結構在方位角分別為0°和90°時的 (224) RSM,可以看出Fin結構在沿Fin寬度方向有部分弛豫的現象。當方位角為0°時,在 (224) 的RSM中,沒有看到峰劈裂的現象。當方位角為90°時,SiGe層224衍射峰的位置并不在Si224衍射峰的正下方,這表明沿著Fin的寬度方向存在著弛豫。該樣品的 (004) RSM也在圖3中展示。可見方位角為90°時有衍射峰劈裂的現象。該樣品的弛豫是沒有位錯產生的彈性弛豫,這一點從方位角為0°的(004)數據中的干涉條紋可以看出 (本文未包含該數據)。
圖3. SiGe/Si Fin結構的 (004) 及 (224) RSM。(224) RSM數據分別采集自垂直和平行于Fin長度方向。由RSM圖可知,當X射線垂直于Fin長度方向入射時,表層SiGe有部分弛豫現象。
使用先進的HRXRD設備或同步輻射光源,可以在Fin結構的RSM中觀察到間距漂移。圖4是在RSM上取相同 (00l) 的截面數據,進行未包含/包含間距漂移的模擬結果。該結果表明,1nm的間距漂移可以在RSM圖像上被觀察到。兩組模擬數據所使用的Fin間距參數完全相同。
圖4. 模擬間距漂移對于RSM數據的影響。在RSM上取相同(00l)的截面數據,左圖未包含間距漂移,右圖則是20nm寬度Fin結構中包含了5nm的間距漂移。
基于傳統橢偏儀的光學散射測量確定了兩個參數Ψ和Δ,并假設樣品的光學特征是各向同性的且忽略了散射光的消偏。基于穆勒矩陣的橢偏儀在測量時確定了16個矩陣元素,其中非對角線的穆勒矩陣元素對光的各向異性非常敏感。穆勒矩陣中的光學各向異性可使用各向異性系數來描述[5]。如Muthinti等人的論文所述[5],基于Arteaga等人的工作[6],各向異性系數α,β及γ可由穆勒矩陣元素計算得出,且每個系數描述了各向異性的不同方面。各向異性系數α,β及γ分別是旋轉90°的線性各項異性,旋轉45°的線性各項異性,以及圓形各項異性與總各項異性的歸一化比率。對于非消偏的穆勒矩陣,各向異性系數遵循以下表達式:
α2+β2+γ2=1
因此,計算各向異性系數的第一步是從穆勒矩陣中移除消偏的影響。Muthinti等人的工作詳細描述了該計算過程[5]。當光的散射沒有垂直于Fin的長度方向時,各向異性對于穆勒矩陣數據影響最大[5]。
目前,Si 以及SiGe在無應力及應力狀態下的復折射率可從文獻[1]中獲得。復折射率和復介電常數的關系式為ε=ε1+iε2 =(n+ik)2,圖5是SiGe贗晶的雙軸應力所引起的ε2差異。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對于部分弛豫的Si/SiGe Fin 結構的散射測量,究竟應該使用哪個光學參數?而回答這個問題,則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
圖5. SiGe贗晶復介電常數的虛部。(該圖來自參考文獻1,且經許可編輯使用。)
高分辨率衍射的RSM圖對于Si及SiGe/Si Fin結構的Fin間距及間距漂移都相當敏感。RSM圖像亦可得到SiGe Fin的應力狀態,本文所述的樣品觀察到了沿著Fin寬度方向上的部分弛豫。我們也注意到了RSM表征與關鍵尺寸小角X射線散射 (CD-SAXS) 表征的不同。RSM是在單晶結構的周期陣列上的布拉格衍射峰附近的倒易空間區域進行的。反射模式的CD-SAXS可以在掠入射或透射幾何下進行,并可觀察到非單晶材料的光柵狀衍射峰。我們也指出了求解單軸應變SiGe Fin結構的介電常數以開發散射測量模型的必要性。此外,我們也報告了各向異性系數 (α,β及γ) 可用作確定光柵結構各向異性的指標。
參考文獻:
[1]G. Raja Muthinti, M. Medikonda, T. Adam, A. Reznicek, and A. C. Diebold, J. Appl. Phys. 112, 053519 (2012).
[2]P. Etchegoin, J. Kircher, and M. Cardona, Phys. Rev. B 47, 10292 (1993).
[3]P. Etchegoin, J. Kircher, M. Cardona, and C. Grein, Phys. Rev. B 45, 11721 (1992).
[4]S. Zollner, Chapter 12 in Silicon-Germanium Alloys Growth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Eds. S.T. Pantelides and S.Zollner , 387 (2002).
[5]G. R. Muthinti, M. Medikonda, J. Fronheiser, V. K. Kamineni, B. L. Peterson, J. Race, W. McGahan, S. Rabello, and A. C. Diebold, Proc. SPIE, Proc. SPIE 8681, 86810M (2013)
[6]O. Arteaga, A. Canillas, and G. E. Jellison, Appl. Opt. 48, 5307-5317 (2009).
譯述原文:
A. C. Diebold, M. Medikonda, G. R. Muthinti, V. K. Kamineni, J. Fronheiser, M. Wormington, B. Peterson, and J. Race "Fin stress and pitch measurement using X-ray diffraction reciprocal space maps and optical scatterometry", Proc. SPIE 8681, Metrology, Inspection, and Process Control for Microlithography XXVII, 86810I (2013).
相關機型:
BedeMetrix-L 為Bruker早期可提供HRXRD RSM的設備型號 (Jordan Valley Semiconductors已經在2015年被Bruker并購),目前該型號已經升級為新一代機型:7300LSI (自動化生產線使用),及Delta-X (FA或研發實驗室使用) 所替代。
7300LSI | Bruker
https://www.bruker.com/en/products-and-solutions/semiconductor-solutions/x-ray-metrology-for-silicon-semi/jvx7300lsi.html
Delta-X | Bruker
https://www.bruker.com/zh/products-and-solutions/semiconductor-solutions/x-ray-metrology-for-compound-semiconductor/jv-dx.html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X射線倒易空間圖譜和光學散射測量在Fin結構中對應力和間距的測量應用
- 散射測量中的光衍射是眾所周知的,而單晶硅Fin陣列區域的X射線衍射也能提供Fin結構的重要信息。
-
- 應用分享 | 倒易空間圖譜(RSM)在單晶薄膜研究中的應用(XRD)
- 應用普遍的老一代半導體硅(Si)由于價格優勢,在2016年已經占據半導體市場的98%。但隨著器件的應用環境和場景越來越多元化,研究者對半導體材料研究不斷深入
-
- 【熱點應用】小角X射線散射(SAXS)技術在脂質體結構研究上的應用
- 小角散射分析脂質體結構和層間距的具體案例分享。
-
- M300測量系統在多通道材料應力測量系統中的應用
- M300測量系統在多通道材料應力測量系統中的應用
-
- 700系列傾斜儀,大壩監測和結構應力測量的可靠之選
- 什么是傾斜儀?Jewell 傾斜儀是一種簡單而精確的儀器,它使用玻璃或陶瓷小瓶內的氣泡來工作。小瓶中還裝有電
-
- 小角X射線散射儀的組成
- 其通過研究物質在小角度范圍內對X射線的散射情況,揭示樣品的微觀結構和尺寸分布。本文將從設備的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應用等方面,詳細介紹小角X射線散射儀的構成及其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 x射線小角散射儀使用情況
- 通過測量散射角度較小的X射線衍射圖樣,SAXS能夠揭示樣品的納米尺度結構特征,包括粒子的形態、大小分布、結構異質性等信息。本文將介紹X射線小角散射儀的使用情況,探討其在不同領域的應用現狀、優勢以及發展趨勢。
-
- S wide大面積3D光學測量系統的應用和優點
- S wide 是專用系統,適用于快速測量大樣品區域,測量面積最高可達 300 x 300 mm。它具有集成了數字顯微鏡的高分辨率測量儀器的所有優點。一鍵式采集功能,易于使用。
-
- x射線應力儀維修
- 隨著設備使用頻率的增加,x射線應力儀可能會出現一些故障和性能下降的問題,這對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設備的長期穩定性構成挑戰。因此,及時且專業的維修是保證設備正常運行、延長其使用壽命的關鍵。本文將深入探討x射線應力儀的常見故障、維修流程及維護要點,幫助相關人員更好地掌握設備的保養和維修技能。
-
- x射線應力儀使用方法
- 通過利用x射線的穿透特性和相應的散射原理,x射線應力儀能夠地測量物體內部的應力分布,幫助工程師對材料的力學性能進行評估和優化。本文將詳細介紹x射線應力儀的使用方法,幫助用戶掌握其操作流程,以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
- x射線殘余應力檢測儀
- 殘余應力是指在材料加工過程中,由于外部力或溫度變化等因素,材料內部所產生的不可避免的內應力。這些內應力可能對材料的性能和結構安全性產生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航空航天、汽車制造、機械工程等行業。因此,使用x射線技術進行殘余應力檢測,已成為確保材料質量和設備可靠性的核心手段。
-
- x射線和激光測厚儀區別
- 它們在不同的測量需求和環境下各自有其獨特的優勢和局限性。本文將詳細探討這兩種測厚儀器的工作原理、應用范圍、優缺點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幫助讀者了解如何根據具體需求選擇合適的設備。在許多工業檢測中,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是確保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關鍵。通過深入分析X射線和激光測厚儀的不同特性,本文將為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提供寶貴的參考。
-
- 便攜x射線衍射儀對骨應力的實驗研究
- 尤其在骨科學領域,它為骨骼應力研究提供了更為精確、非侵入式的測量手段。通過X射線衍射技術,研究人員能夠深入分析骨組織的微觀結構,評估骨骼在不同應力下的物理變化。這項技術在骨應力研究中的應用,不僅推動了生物醫學領域的發展,也為骨科臨床實踐提供了更為科學的依據。
-
- 技術應用 | S wide大面積3D光學測量系統的應用和優點
- 技術應用 | S wide大面積3D光學測量系統的應用和優點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bsql22076.com)。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